发布人: | 发布时间:2025-04-10
近日,教育部公布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遴选结果,集成电路与光电芯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宏宇副教授团队申报的《依托“知行计划·中国之治在基层”社会实践培养时代新人的探索与实践》成功入选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全国共100项),实现了学校在该项目领域零的突破,是学校落实“党建引领工程”、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发展的重要成果。
项目对标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总体要求,深入贯彻“大思政”理念,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坚持多年实施社会实践“知行计划”,始终聚焦“中国之治在基层”这一主题,不断探索完善社会实践育人机制,得到南风窗杂志社“调研中国”项目的持续支持,逐渐形成 “三果五讲八步(3-5-8)”的项目制、一体化社会实践调研新模式,有效将社会实践育人的价值目标、课程体系、操作指引有机融合。
项目团队通过多年思政工作实践和思政课教学总结,一致认为要善于用好身边人、讲好身边事,特别是运用与受教育者心理距离最近、切身利益关系最密切的“地缘性”事例更能讲清楚道理,更能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022年以来,项目团队结合学校“百千万工程”推进部署,带领学生深入连平、陆河等地开展乡村振兴调研,有效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增长才干、挺膺担当。项目团队成员、集成电路与光电芯片学院辅导员付昱民、余萱老师带领学生团队走进陆河、雷州等地,开展非遗文化传承调研。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施项目化管理,让参加学生根据个人所长选择实践任务,避免出现任务量不均衡、搭便车等现象,实现社会实践“全员化”实质性参与;同时,抓好人员遴选、选题设计、方案撰写、立项申报、实践调研、项目报告、宣传交流以及总结反馈等8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指导老师和团队成员的充分研讨和交流互动,保证项目实施的“全程化”管理。
在确保“全员化、全程化”的基础上,力求做到项目推进“有结果、有成果、有效果”,拍摄非遗文化“高景”宣传片得到对接乡镇高度认可,撰写调研报告获得学校“挑战杯”哲学社科类三等奖,充分显示出社会实践活动育人的良好效果。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设立于2018年,旨在挖掘培育一批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探索建设可示范、可引领、可辐射、可推广、可持续的思想政治工作品牌项目,加快构建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深圳技术大学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这一重点,切实推动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自2024年10月项目申报启动以来,学校教务部高度重视,做好项目遴选和申报指导,并在项目获批后给予专项配套经费支持。此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成功入选,既是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的又一突破性成果,也是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充分肯定,将有力支撑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